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动态信息>>旗县区动态
杭后抢险加固红杨蓄滞洪区
  • 巴彦淖尔市政府门户网站 www.qingzhenyufan.com
  • 2018-07-26
  • 打印本页

  经过一晚上的紧张施工, 7月24日早上,杭后红杨蓄滞洪区行洪通道内筑起一道高3米、宽4米、长300米的土坝,坝堤内侧深3米、长200多米的导流渠也已形成。“建设导流渠和土坝堤,是为了引流进入滞洪区的洪水,减轻防洪压力。”在现场指挥施工的沙海镇防汛抗洪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骏介绍说。

  杭后沿山防洪堤长53公里,境内共有6个蓄滞洪区,承担着后旗狼山水系20多条大小山洪沟口洪水的蓄滞和泄洪任务。红杨蓄滞洪区位于沙海镇新红村,承担着红山口、杨贵口两个山洪沟口洪水的蓄滞和泄洪任务。因红山口处峰高浪大,对防洪坝堤破坏较大。滞洪通道弯曲、淤积严重、过水面窄、洪水冲击力大,防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防洪要求。

  为应对连日来强降雨造成的山洪隐患,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从7月23日开始,杭后对红杨蓄滞洪区进行抢险加固,以保障周边200多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3000多亩农田不受洪水侵害。

  记者在现场看到,防洪堤上下共有4台挖机、1台铲车及30多名村民在作业。“红杨蓄滞洪区防洪堤出现了裂缝,急需加固。我们正在建设的护坡长250米,底宽3米、中间宽2米、顶层宽1米,计划用石料1000方,预计一周内完成。护坡建成后,可大大提升防洪堤的防御能力。”朱骏介绍。

  沙海镇境内防洪区全长27.5公里,涉及3个村的30个小组,是全旗沿山防洪的重点区域。沙海镇成立了1个防洪指挥部、7个抗洪抢险工程队、7个抗洪工作小组、10个防汛值班应急小组,对沿山3个防洪段实行分段负责制,并合理规划人员转移、疏散线路。同时,该镇储备了2000个编织袋、500个木桩、500捆柴草、280根钢管,预备了100辆四轮车、4台装载机、4台推土机、12台抽水泵、1台发电机,以及雨鞋、雨披等应急物资。

  据了解,23日遭山洪冲击的蓄滞洪区内塌陷的两座桥梁已经完成加固。(文/袁雅芹 汪巧枝)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编辑: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