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堤坝
7月24日清晨,经过一夜紧张施工,杭后红杨蓄滞洪区行洪通道内一道高3米、宽4米、长300米的土坝堤已经筑成,坝堤内侧深3米、长200多米的导流渠也已经形成。“建设导流渠和土坝堤的目的就是对进入滞洪区的洪水进行引流,减轻防洪压力。”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沙海镇防汛抗洪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骏介绍说。
据了解,杭后沿山防洪堤长53公里,境内共有6个蓄滞洪区,承担着后旗狼山水系20多条大小山洪沟口洪水的蓄滞和泄洪任务,防洪任务十分艰巨。红杨蓄滞洪区位于沙海镇新红村,承担红山口、杨贵口两个山洪沟口洪水的蓄滞和泄洪任务。因红山口处,峰高浪大,对防洪坝体冲击破坏较大。滞洪通道弯曲、淤积严重、过水面窄、洪水冲击力大,防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为了应对连日来强降雨造成的山洪隐患、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从7月23日开始,杭后对红杨蓄滞洪区进行抢险加固,以保障周边200多户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3000多亩农田不受洪水侵害。(通讯员 汪巧枝 文/图)